IT沃土移动终端:可以拯救电子卖场吗?
据IDC数据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移动终端制造商共销售出1.01亿部智能手机,同比增长87%。而同时期个人电脑的销售量却低于预期,仅有9200万部,增长了不到3%。再结合当下,电脑城百货化经营的趋势,于是,有人称移动终端将拯救传统IT卖场!
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先锋
“能不能拯救电脑城我不知道,但目前长沙几家电脑城里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商家,生意相对要好一些。”华友邝总作为长沙最早经营MID、平板电脑的IT商家,近日也开始涉足智能手机市场,他表示未来各大品牌的产品将完全以智能手机为主打,更多的手机厂商和PC厂商加入这场大战,其中包括大量的国产品牌手机。
“众所周知,目前市面上iPhone4销售火爆,供不应求。PC厂商方面,华硕面向内地市场推出了首款基于Android系统的SMART智能手机A10。而在年初举办的国际消费电子展期间,摩托罗拉、HTC、索尼爱立信、中兴通讯、华为、戴尔和宏基等终端厂商也都发布或展示了其最新的Android智能手机。”
百货式IT卖场,移动终端的“沃土”
IT竞争乱世,创新才是关键,提出多元化运营的同时,IT卖场凭借的就是一个“因地制宜”。纵观长沙朝阳街的变迁,尽管当前人们对于以百货、家电、超市为主的商业区是否真的适合搞IT还存在疑问,但随着消费者越来越成熟理性,未来这类IT卖场势必将成为主流。而与DIY组装机不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更适合在这类新型卖场内“生存”,这一点从国美、苏宁等3C卖场内的笔记本销售就可得出结论。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的内涵开始变得越来越宽泛,各类终端的定义边界开始越来越模糊化,所谓“融合”的趋势也愈加明显。当然,这种融合,不仅仅局限于产品功能上的融合,还包括IT卖场经营模式上的融合。
“iPhone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终端功能的本身,它的成功更多的是一种承载在终端上的服务的商务模式的革新,这个才是苹果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无法被轻易模仿和复制的。”长沙华友认为,终端的价值越来越向服务和应用迁移,从服务和业务运营者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上网或者看电视,所有的业务体验中,终端对于消费者来说应该仅仅是屏幕的不同而已。
至于以百货、家电、超市为主的新型IT卖场是否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娱乐终端设备的“沃土”,更多IT商家认为,这不过是时代发展的一个过程,就好像两条直线间的交点。
数据显示,到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2.88亿人,环比增长18.52%,较上年同期增长41.48%,预计至2012年有望突破6亿并超过互联网用户数。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终端仍旧是以智能手机为主,更多互联网应用的迁移促使更多的PC网民转换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IDC预测,2011年全球21亿经常上网的人中有半数将采用非PC设备联网。
手机市场基于电脑城来说仅仅是完善经营种类的一块“荒地”,包括经销商在内的多数人对其唯一的印象就是低端和山寨。然而,随着各大移动终端厂商对于Android系统的广泛应用,如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市场却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