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电博会将引领消费电子产业
在另一个展区,记者看到了许多户外旅游必须的装备,比如说发热手套和背心,有了这些装备,去高纬度和高寒的地方旅行,就再也不怕寒气侵入身体了。
记者穿上了一种发热背心,体验了一下。记者发现,这种背心很轻盈,上面的蓄电池丝毫没有带来负担。据展会负责人介绍,这种锂电池的续航能力非常强,充电一次可以达到10小时~16小时的供热。发热手套很实用,设计也很新潮,升温迅速,通电即热。戴上这样的手套,在冬天或是去高山上手部能够持续保温8小时~16个小时。
多点触控已经过时了,记者在一个展区还看到了一种支持原笔迹手写技术的平板电脑。这个平板电脑可以完整保留手写输入的字迹,书写流畅自然,更适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这种技术能够真实还原纸上书写感受,实现了将手写技术植入电脑。
今年以来,智能电视在全球市场快速升温,随着智能电视相关产业链的日趋成熟,预计在未来两三年内智能电视将爆发增长、进入普及期。
相关链接
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SINOCES)由国家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山东省政府主办,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担任海外主办单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青岛市政府共同承办,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唯一国家级专业消费电子博览会,是亚太地区唯一获美国政府认证和推介的专业消费电子展会,也是国内唯一与全球最大消费电子展会(CES)进行战略合作的展会。
新产品新技术引领消费在本届电博会上,激光显示、3D转换、云应用、平板手机电脑等新技术与新产品纷纷登台亮相,助推消费电子“产业创新”发展。
展会上,一台投影机运用了第四代显示技术——激光技术,用固态光源取代了气态光源,可以连续7昼夜开机运行。
随着3D概念日渐融入市民生活,各种和3D相关的消费电子产品也逐步上市,一种3D笔记本电脑在电博会上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这种3D笔记本可以将图片和电影转换成3D格式,让用户轻松欣赏到3D影像。
电博会上还有不少新产品和新技术登台亮相:浪潮的云计算方案让使用者在更大范围共享资源,冠捷的9.2毫米显示器让IT爱好者体验到超薄显示的优越性能,海尔的海PAD平板电脑为消费者带来手机与电脑相融合的乐趣。
据初步统计,本届电博会532家参展企业带来的新产品新技术有800多项,为今后消费电子升级发展注入了活力。
市民体验高科技即使你对家电、电子并不精通,没关系,不妨去电博会逛一逛,体会一下高科技的神奇魅力,去找找自己感兴趣、好玩的电子产品及游戏。
在飞利浦家电展台的一角,一个放置于桌上、高不过几十厘米的小机器人引起人们的关注,小机器人那圆圆的大脑袋、娇滴滴的声音非常可爱。别看机器人个头不大,功能却不小。一靠近它,它就会发声音:“你好,我叫PaPeRo,请对准我的眼睛,我会找出最适合您的年龄。”你若是拍拍它,它也会有响应,甚至还会脸红呢!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NEC推出的一款智能机器人,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上市,在日本的一些医院、陪护中心、学校等应用比较普遍。这个机器人的功能非常先进,因为在它的头部与身体上内设了多个传感器,它可以感受到微弱力量,具有侦测环境的能力,能够安全地在屋内移动,还能够进行声音辨识,可做日常的会话沟通。
7月7日至10日,为期4天的2011年度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SINOCES)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此次电博会有532家全球消费电子企业参展,较上届增加近30家,展出面积4万平方米。参展企业中,知名企业89家,其中,国内消费电子百强企业15家,占总数的17%,参展企业数量、规模为历届之最。另外,像微软、冠捷、浪潮、日本印刷等知名企业都是首次在展会亮相。
享受“云”上信息和服务与往年展会相比,本届展会新增了电子书、平板电脑、家电下乡、物联网等特色展区,并针对时下最热门的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应用进行了重点展示,云计算则成为本届展会的主题。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消费电子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互联互通,PC、电视、手机、平板电脑、各类家电、游戏机、电子阅读器、汽车电子、安防系统等都加入到互相联系的趋势中来,数字内容开始实现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自由流通。在互联互通和数字化浪潮中,芯片性能的提高、操作系统的优化以及人机互动技术的创新,熨平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交流沟通的鸿沟,整个世界已经联动起来;与此同时,包括文字、音乐、视频、图片、应用、购物等在内的一切内容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数字化革命,一个个具有海量内容和强大计算能力的“云”应运而生,正引来日益广泛的关注。所谓“云计算”,是指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为用户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可以无限扩展,并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目前,云计算正为全球用户打造一个海量的资源平台,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用任何设备享受“云”上各种信息和服务,而那些先知先觉者则纷纷从这片“云”里淘金。全球消费电子产业崭新的一页已经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