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农民的网络农务时代
网络还能帮助农民买东西。“要是有化肥、种子等方面的需求,都可以发布到电子农务网上去。”杨世胜说,网络这个平台的作用大着呢。通过网络,农民们可以进行交流,分享一些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这让他们体会到了电子农务信息化给他们生产带来的好处,老杨对于电子农务网有着深厚的感情,用他的话说,“这个网就是我们农民自己的网络之家。”
海口市每年都会投入200万元到电子农务的建设中,并帮助各乡镇先后举办了多场电子农务信息化培训和技能培训活动,为农村培养了大量的信息化应用人才,而这些信息化人才,也逐渐呈现年轻化、专业化、高素质化的发展趋势。他们通过各项专业技能比拼和培训,不断提升个人素质,而电子农务在帮助农民更好地运用网络现代科技手段获取知识和信息,以及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05年开始,我就接触电脑了。但那时候只是会用一点简单的功能。去年我在电子农务网上注册以后,他们经常对我们进行培训,现在我已经可以熟练的运用电脑发布和收集信息了。”老杨口中的他们就是电子农务信息员。老杨说,电子农务信息员不仅对他们进行电子农务信息化培训,也对他们进行了技能培训。
杨世胜表现得很开心。老杨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份电子农务网举办的农民博客大赛,他获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而且通过学习使用电脑,他家的农产品销路有了,价格提高了,成为了村里的“电子农民”。
老杨告诉记者,现在只要家里的农作物有问题,他都会到电子农务网上发布帖子。用不了多长的时间,便会有农业方面的专家给他提出方案,指导他应该如何处理。而且,电子农务网还会适时的发布一些有关病虫害和农作物管理的信息,这让包括老杨在内的种植户能够及时科学的安排农业管理,提高了种植的效益。
在和老杨的聊天中,记者注意到,老杨说得最多的就是电子农务在销售方面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上次我们搞了那个荔枝大比拼后,很多内地客商都过来买,价格也提高了”,杨世胜告诉记者,通过农产品的大比拼,本地农产品的知名度迅速提高,收购的价格也比往年提高了不少。平时如果有需要出售的货物,他也会发布到电子农务网上去。
杨世胜是海口市琼山区三门坡镇谭文村委会的村民,家里种植了50亩的橡胶和十几亩的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