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区东街钟楼 内件换成了电子钟
去年11月份,东街片区停电后,钟楼的钟再次“罢工”,可这次,这老钟怎么也无法调试,正式停摆。后来,经由他们跟厂家联系后,元旦过后,厂家派人到现场,对钟楼内部的机芯等进行“大手术”,全面更换,连钟面上的时针和秒针也都全部更新完毕。
市政工程管理处下属材料所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前钟楼的钟,是1997年更换的,至今已服役15年。由于是靠电能驱动的机械钟,时间久了,一些内部配件,如电源线路等老化,不能准时报时,并时不时出现“罢工”现象。
由于机械钟老化,碰到停电,钟表无法自动校时,每次都得靠维护人员爬上钟楼,进行人工调整,特别不便。而且,时间长久,原来的厂家已经没有生产这种型号的钟,有时为了一个配件,必须临时找人加工。因此,市政部门早有意向,希望将机械钟升级为可自动校时的电子钟设备。
据悉,钟楼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位于东西街、中山路交会点,位处繁华区域,在老泉州人心中留下不可抹去的记忆。也正是考虑到此,此次只进行内部“手术”,保留钟面和夜间照明功能。更换新的钟表后,也便于管养,不用经常大检修,破坏钟楼的内部结构。
这两天,经过市区东街钟楼时,细心的市民会发现,钟楼的钟修好了,可以走了。
记者昨天从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了解到,由于原来的机械钟使用时间太长,经常晚点,甚至停摆,内部配件也已停产,目前钟楼的钟已更换为可以自动校时的电子钟设备。不过,为了保留老泉州人对钟楼的记忆,钟的表面并没有更换,仍保持原有的风格,连夜间照明也都同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