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理性对待电子商务
当时电子商务网站远没有现在发达和丰富,就是搭建网络平台,发展要买东西的企业和要卖东西的企业成为网站会员,然后买卖双方不用见面,上网谈生意、做生意(B2B),或者提供网上个人交易平台(C2C),还有帮助企业和个人在网上达成交易的平台(B2C)等等,原则有一个,不能违法乱纪。在网络科技被普遍看好的情势下,电子商务网站的创业者们也跟着火了一把。可惜好景不长,刚尝点甜头,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就把电子商务小主们狠狠打击了一把。史上记载,2000年到2002年三年间创建的电子商务网站不到当时网站总数的12.1%,电子商务网站普遍进入了冰冻和调整时期,可谓历经风雨。
理性的复苏和高速的发展(2003-2007)
电子商务普遍经历低谷后,2003年的非典事件后出现了迅速的复苏,此时,伤痕累累的电子商务小主们也变得理性和务实了,更加谨慎地对待业务的发展和扩张。
外贸下滑,那只好出口转内销了,于是乎,着眼国内贸易的B2B、细分行业的B2C以及C2C领域开始成长,电子商务进入转型发展期。有调查为证,08-09年新建的电子商务网站占现有网站总数的22.3%,75.4%的电子商务网站专注于某些细分行业的B2C,行业竞争加剧,用户的要求提高,优胜劣汰的环境促使某些创意新、服务好的网站脱颖而出。
有报告显示,2003年的电子商务网站占当时网站总数的30.1%,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会员数量有所增加,不少电子商务网站扭转亏损,达到收支平衡。这期间,除B2B网站外,为企业和个体购物者搭建的B2C网站、为个体交易者搭建的C2C网站(如淘宝)也开始发展。06年开始,电子商务的春天来啦!地球人都知道网络了,网上找生意的概念也没啥新奇了,各个电子商务网站的会员数量都开始激增,为企业与企业间搭建生意桥梁的B2B电子商务网站基本都开始盈利,网盛生意宝和阿里巴巴先后上市,一时间,电子商务之风大起,投资者和创业者的热情都起来了。有报告显示,仅2007年国内新建的电子商务网站数量比当时网站总数都多出30.3%!
逆境中不进则退(2008-2009)
金融危机不期而至,脚跟还未站稳的电子商务又陷危机,真真是好事多磨。全球经济的迅速下滑,首当其冲受害的就是外贸行业,得,不用说,出口导向型的电子商务网站也殃及池鱼,沱沱网、慧聪网、万国商业网、阿里巴巴等要么裁员重组,要么增长放缓,最坏的只能是关门大吉了。呜呼,悲哉,状哉!
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经历了从疯狂到迷茫,从迷茫再到冷静和理智的过程,整个行业的表面不明显但是确实在呈实质剧烈的变化。多企业正悄然改变原有的发展战略,开始寻求新的商业模式并在经营理念上注重从注意力经济向购买力经济转变。大型传统产业纷纷涉足电子商务,实业网站开始崛起,众多知名企业认识到互联网的商业价值和电子商务的前景,凭借自身多年的物流、配送、资金实力、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很快杀入了电子商务的主战场并显示出了勃勃生机。但是,电商圈想说,对待电子商务请保持理性。
电子商务风雨飘摇的开端(1997-2002)
互联网到底是啥时候开始在中国普及的?准确的时间众说纷纭。那中国人啥时候开始用互联网的?这个倒不存在争议,只不过鲜为人知。1987年9月20日发生了一件事,很重要,拉开了中国使用互联网的序幕。啥事呢,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跑向世界啦!从此,互联网在中国就呼呼啦啦发展起来了。互联网发展了,用的人多了,到1997年有二十多万上网用户啦,这时候动脑筋的人就来了:咦,看样子上网是个趋势嘛,上网发邮件、聊天,为啥不能在网上做生意呢?有此类先知远见的聪明人为数还不少,这不,从1997年到1999年冒出了一批"尝鲜"的电子商务网站,什么美商网、中国化工网、易趣网、当当网等等,当然,更少不了我们马云同学创建的阿里巴巴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