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行业2012年市场开始回暖
规划提出:将提高芯片设计销售收入的占比至三成以上,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占六成左右,形成三业均衡结构,增强专用设备、仪器及材料对行业的支撑作用。培育 5-10 家销售收入超过20 亿元的骨干设计企业,1 家进入全球设计企业前十位;1-2 家销售收入超过200 亿元的骨干芯片制造企业;2-3 家销售收入超过70 亿元的骨干封测企业,进入全球封测业前十位;形成一批创新活力强的中小企业。
电子行业 2012 年1-2 月市场行情回顾
1、国内电子行业指数表现
2012 年年初以来沪深300 涨幅为14.25%,电子行业表现较为活跃,其中半数以上跑赢大盘。半导体材料,LED,PCB,被动元件和显示器件涨幅均超过20.00%;而其他类电子,集成电路,电子系统组装,光学元件和电子零部件制造等板块则落后于大盘涨幅。
1 月份以来,宏观数据和行业景气度逐渐显现回升迹象,继2011 年电子元器件行业四季度业绩的历史低点出现后,2012 年电子行业指数累计涨幅达17.04%,跑赢大盘2.79 个百分点,在23个行业中涨幅排名第六,涨幅前五的行业分别为有色金属、家用电器、房地产、交运设备和综合。
全球光伏生产设备销售额比上年增长40.00%,达到104 亿美元,预计2011 年将达到124 亿美元,同比增长24.00%。从区域市场来看,2010 年中国大陆地区占全球市场51.00%的份额,预计未来5 年还将继续保持这一较高比例。据此,可以判断到2015 年我国光伏设备将继续保有巨大市场空间。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新型元器件、通信与网络、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数字电视。
集成电路生产设备:实现 8 英寸0.13 微米集成电路成套生产线设备产业化,12 英寸65 纳米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实现产业化,研发成功45 纳米-32 纳米制造装备整机产品并进入生产线应用。研发出8~10 种前道核心装备、12~15 种先进封装关键设备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缩小我国集成电路设备、工艺技术水平与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除光刻机外基本缩小到1 代甚至基本同步。
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实现多晶硅及单晶硅生产、切割、清洗设备产业化;全自动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设备研发及产业化;薄膜太阳能生产设备产业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型元器件生产设备:实现中小尺寸 OLED 生产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在AM-OLED 产品生产工艺和制造设备研发上取得突破;表面贴装设备除自动贴片机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集成电路后封装设备、液晶显示器件后工序设备、发光二极管(LED)设备(除MOCVD 外)、片式元件设备、净化设备、环境试验设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电子仪器总体技术水平达到 2005 年前后国际先进水平,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绿色环保等应用领域的电子仪器基本达到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
集成电路“十二五”规划利好IC 芯片产业
“十二五”期间实现集成电路产量超过1500 亿块,销售收入达3300 亿元,年均增长18.00%,占世界集成电路市场份额达到15.00%左右,满足国内近30.00%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