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电子企业的“品牌策略”是什么?
在受欢迎中国本土消费电子品牌中,有四个品牌是以电视为主要产品,行家分析,这是因为中国的电视品牌相对其他消费电子产品品牌而言起步较早,发展也较为成熟,这也说明品牌的塑造往往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积累。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新人”就没有机会。唯一入选“受欢迎中国本土消费电子品牌”的手机品牌“小米”就是后起之秀,其品牌的迅速崛起与其品牌营销策略息息相关,创新性的“口碑式营销战略”为小米赢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以电信设备为主要业务的华为也入选了 “受欢迎中国本土消费电子品牌”,这证明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具有延伸性,华为在电信设备领域的品牌声誉提升了其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品牌影响力。苏宁是同时入选“受欢迎中国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和“受欢迎中国消费电子产品 B2C电商”的唯一一家企业,其将实体店与网店相结合的营销战略将线上线下两种销售渠道的资源和优势进行了整合。虽然许多零售商也有 “触网”,但苏宁与之不同的:没有把线上业务作为其线下销售的一种辅助形式,而是线上线下共同发力,真正产生实效。
环球资源GlobalSources集团举办的 “环球电子产品及零件采购交易会”及环球资源旗下知名商业管理杂志《世界经理人》主办的“品牌·渠道高峰论坛”日前在上海举行。论坛发布“2012年度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调研”结果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的增长速度全球领先,并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
巴基斯坦COMSATS信息技术大学(简称CIIT大学)采购的两万台海尔体感笔记本电脑首批订单已经发货。作为巴基斯坦第一流的大学,CIIT大学被誉为巴基斯坦的 “科技人才摇篮”,在该国科技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而为了提高在校师生教学环境与学习质量,CIIT大学面向全球品牌进行笔记本电脑招标。最终,海尔笔记本电脑成功击败几家国际竞争对手,被CIIT大学选中。
而在这个全球消费电子产业已处于调整的关键时期,品牌的作用越来越显重要,消费者对新款时尚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庞大需求正促使买家急于寻找有品牌的产品,并欲与品牌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对中国消费电子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中国市场提供最多机会
根据全球市场监测机构GFK的预测,2012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将增长5%,其中欧洲市场甚至不增反降3%,以中国为首的亚太新兴市场将实现18%的增长,尤其中国市场将以13910亿元的市场规模,将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
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未来增长和市场机会在中国,对此,中国消费电子企业有欣喜但更有隐忧。环球资源企业事务总裁兼《世界经理人》杂志出版人裴克为(Craig Pepples)就指出,目前中国外贸企业正处于转型的重要阶段,它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买家面前展示企业的整体形象、产品特色、生产能力及所提供的增值服务。同时,海外采购商更加看重的是产品的独特性和品牌口碑。这个时候,品牌的重要性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然而,品牌正是中国消费电子企业的软肋,目前中国大部分消费电子企业品牌意识不是很强,其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低价策略。《世界经理人》杂志去年的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调研就发现,除了电视品牌与国际企业差距不大外,其他产品类别的中国品牌与国际水准仍存在一定差距。
全球消费电子业知名的策展人杰森·奥克曼曾这样评价:中国消费电子企业革新了消费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并通过密切参与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设计、制造和运输过程,改善了消费电子行业,在全球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中国企业的劣势是在全球的知名度还不够高,急需加强品牌建设。
裴克为也认为:品牌所带来的美誉度、利润空间和持久的合作关系是企业竞争利器,品牌所创造的价值远大于产品价值本身。他建议中国电子企业可以参考他人的成功经验,及早构建或进一步完善自身品牌,从而在发展蓬勃的中国内贸市场中争占一席位。
品牌建设要持久要策略
要塑造品牌,该怎么做? “2012年度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调研”通过评选,提供范本,为广大企业提供了一些思路。
在这项调研中,结合网上评分结果及专家委员会的意见,评选出了受欢迎的中国本土消费电子品牌、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及消费点子产品B2C电商。受欢迎中国本土消费电子品牌包括爱国者、长虹、格力、海尔、海信、华为、康佳、联想、小米及TCL;受欢迎中国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为国美电器、宏图三胞、酷动数码、顺电及苏宁电器;受欢迎中国消费电子产品B2C电商是当当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天猫及亚马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