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独有偶。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近日携手中国另一家电子商务平台“1号店”,将60个品牌、400多个品种的澳大利亚名优商品推荐给喜欢网购的中国消费者。澳大利贸易委员会驻沪商务专员刘冰说,这是澳大利亚政府首次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在海外集中进行商品推广。
英国首相卡梅伦近日在上海与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的会见,显示出迅速发展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在英国政商界眼中已有“不轻”的分量。
“双方都很积极主动,可谓一拍即合。”“1号店”副总裁黄志雄说。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保持了年均30%的高增长率。2012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达1.3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67.5%。今年前三个季度,网络零售交易额就已达到去年全年规模。
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司长李晋奇认为,跨境电子商务冲破了国家间的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其构建的开放、多维、立体的多边合作模式,拓展了国际市场边界和路径,大大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间的互利共赢,将成为各个国家和企业抢占国际贸易的“制高点”。
据商务部统计,除了阿里巴巴、“1号店”等新兴的电子商务平台,中国传统流通行业的连锁百强企业中,也有约六成企业涉足电子商务,这些都可以并正在成为外商进军中国市场、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新渠道。
虽然成立只有五年,从事进口业务更是仅有短短两年时间,但“1号店”目前的进口商品已超过1.8万种,并成为增长最快的业务领域。以进口牛奶为例,今年7月份,“1号店”通过网络向国内消费者平均每天销售10个集装箱。到了11月份,这个数字就迅速增至15个集装箱。
上海自贸试验区已吸引多家有实力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入驻。在已有的红酒、钟表、医疗器械等进口贸易平台的基础上,上海自贸试验区近期将加快发展食品、医药、服装等进口业务,通过“前店后库”业态,加快推进高端进口消费品保税展示交易平台及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以上海海关关区为例,今年前10个月,受加工贸易影响,上海关区进口总额比去年同期微降0.9%,但一般贸易进口同比增长5%,显示出中国国内市场需求未降反增。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看,对欧盟出口同比下降2.9%,但从欧盟进口同比增长了3.5%;对美出口增长1.9%,从美进口增长7.2%,进口增幅明显高于出口增幅。
据了解,新成立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有望释放更多政策红利,促进进口贸易规模发展。例如,为从事进口的企业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扩大市场准入;减少进口环节,降低运营成本;推动物流企业从传统货物进出口功能向高端的贸易控制功能转变,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增强进口贸易抗风险能力等。
上海海关统计专家孙丹认为,外商借助电子商务平台这一“利器”拓展中国市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指近年来进口地位上升、进出口平衡发展成为中国外贸新基调;“地利”,指东部沿海地区已形成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代表的多个进口保税基地;“人和”,指中国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