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家纺行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大力支持
家纺行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政府大力支持 在以富安娜、罗莱、梦洁为代表的第一梯队,最先意识到行业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尤其富安娜,后来被称为中国家纺行业的黄埔军校,可见其在行业人才培养使用上的地位,记不清是从哪一年起,床上用品被家纺这个名词所代替,同时,随着行业的壮大,市场空间和容量的不断扩大,家用纺织品,有了国家的行业协会,有了政府主导下的产业发展规划,但是,家纺的人才储备,却在明显下降,大企业出来的人,变的越来越吃香,成为一些新兴品牌竞相争抢的热门,但是,家纺虽然有行业协会,却没有如律师、医生、工程之类的人才协会,没有职业入门的标准,没有人才衡量的尺度,也没有人才培养的部门和机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很多人,得不到专业的培训和资质,这也为行业埋下了一颗颗定时炸弹。 从市场规律的角度来讲,常规家用纺织品的盈亏平衡点在2500---3000万左右,那么,一般首年度因为涉及到产品、团队、宣传、推广等等细节,数百万至1000万的销售目标是正常的,企业两年预亏也是正常现象。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我们的同行们,为了博得老板的欢心,都会把目标定的很高、很大,这也就造成了一些没有接触过国内家纺行业的投资人,对行业信心的丧失,引来了职业经理人的信任危机。 纵观中国家纺行业,从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形成行业的时间,是在90年代初。当时,国内家纺企业寥寥无几,随着香港冬冬宝、台湾三和等几家港台企业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梦洁、堂皇、南海四兄弟等内地品牌的崛起,才逐步形成了中国的床上用品行业。从那时起,整体行业开始了大扩张时期,各企业的人才都是靠企业自身进行培养。当时国内较大的家纺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内陆省份只有湖南、江苏几家企业在从事这个行业。由于当时的市场是求大于供,不管什么样的人才服务,只有赚钱这一个方向标,本人也算是这第一批中国家纺人的一员。随着市场的发展与壮大,以深圳富安娜为代表的第一梯队,逐步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流,港台企业逐渐退守区域市场。 尤其在近几年中,随着外贸企业进军国内市场步伐的加快,人才短缺的形势越来越明显,使得行业人才鱼龙混杂,一些没有整合、建立品牌经验的人,挑起企业核心的大梁,在年初的时候,一位江苏籍企业家朋友,无限痛苦地找到我,述说因为启动品牌时,用人不当所给企业带来的惨痛经历,短短一年时间,企业亏损数百万,究其原因,当时聘请的职业经理人,只是一家大品牌的区域经理,从来没有过操盘经验,更何谈企业管理与盈利手段?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企业的创立,品牌的整合,本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从市场调研确定品牌方向、到产品风格定位、盈利手段、盈亏平衡、企业文化、品牌诉求、供应链整合、产品研发、团队建立、考核机制、精细化管理、资金使用等等,都需要一个职业经理人的阅历和经验,并不是有激情有冲动就能够解决和驾驭的。 那么,多数外转内企业,因为对行业现状的不了解,出现盲从的现象很多,相关人员的误导,也让投资人无所适从,一些职业经理人为了获得更高的职务和经济回报,误导企业的现象很多,为企业策划的方案华而不实,为投资人描述一个无法企及的企业发展前景,动辄首年度企业即可获利,达到几千万销售收入,三到五年企业上市等等策划案看过太多,这让投资人在介入行业之初,就为企业埋下一个定时炸弹,企业不是按着正常的市场规律来运作,不是结合企业优势做整合,为了老板的喜好做事情,那么,企业的亏损乃至消亡必不可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