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家纺设计的沃土是中国的文化传统
家纺设计的沃土是中国的文化传统 “新中式意味着传承与创新,一个好的设计作品应同时兼备民族的个性与时代的共性。传统的文明只有注入时代血液才能具备灵魂,譬如孙中山先生对中山装改良即是很好的典范。不难发现当今设计界也有很多前辈继而传扬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吸收性,作为80后家纺设计中坚力量更有必要作好中国文化接力的后来人而苦练内功”,江苏蓝丝羽家用纺织品有限公司设计师丁微微说。 南京御祥云锦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是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全新子公司,力推高端品牌“御品祥”,目标是从家居环境开始为消费者打造全新生活方式。“面料使用过去皇室专享的云锦技艺,采用有象征的代表融合的龙、凤、云、海水纹饰对主题进行诠释。织金工艺与金满地的艺术效果表现海纳百川的海水与运气,运用妆花手法加以点缀,希望探索一种不平衡美,模拟阴阳互融又各成一体的大平衡。”南京云锦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宝林说,“我们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之心,将当代年轻人对中国经典文化元素的理解融入设计。” 传统工艺成就鲜明特色 中国传统工艺可以为家纺提供新的设计思路,运用中国传统工艺制作的家纺产品漂洋过海,出现在了欧美居民的家里。“我们的产品主要针对欧盟出口,用鲁绣的手法表现欧式风格的图案已经取得成功,如今为了扩大内销市场,我们把鲁绣文化和国际流行元素结合起来,设计出的家纺产品不仅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很感兴趣。”山东芸祥绣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培万说,“传统工艺并不意味着守旧不前。芸祥在原有鲁绣基础上创新工艺,开发出获得专利保护的‘文锦雕饰装裱工艺’,这为芸祥带来新的客户群体。”
张謇杯·中国家纺设计大赛是自2006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作为全国性的家纺设计大赛,在行业内外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对发扬中国传统家纺工艺,提升我国家纺产品研究与设计水平,推动中国家纺自主设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朱晓红表示,今年张謇杯的参赛作品不仅数量再创新高,作品的艺术水平也让人惊喜。可以说因为这些年家纺企业对于设计的重视,以及艺术修养的提高,使得参赛作品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山东芸祥绣品有限公司已经连续多年参加家纺设计大赛,每年5月,专门在公司内部组织一次预赛,挑选好的作品参加大赛。“设计师们参赛的积极性很高,对于公司和设计者而言,参赛可以更好地掌握流行趋势和设计理念,同时也锻炼了设计师的能力。”王培万说。 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使得这些古老技艺重新得到了展示的机会,在每年的家纺展上,主办方都会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让观众近距离了解拼布、鲁绣、苏绣、抽纱、蜡染等传统工艺。 “运用中国传统的工艺,结合现代设计时尚,可以使家纺产品的商业味儿转变为文化感,商品传递的是文化,如果商业化和学术结合,那么品牌的底蕴自然而生。”苏州缂丝文化传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曹美姐说。 传统文化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生活,贵州苗艺民族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总经理青林海说:“从文化上对图案都有一个阐释、一个故事,传统元素不是一个图案那么简单,它的背后体现文化的积淀,这种返璞归真的理念会给现代设计带来更多的启示。” 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对于家纺表现出很大热情。“传统手工艺和家纺结合,才可以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家纺的价格有定位,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法定位,只有和家纺结合,非遗才能做大。”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文化局工作人员欧瑞凡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