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智能手机是祸还是福?

话说:智能手机是祸还是福?

 据业内人士透露,互联网巨头之所以热衷于生产智能手机,目的是为了抢占移动互联网入口,在推出智能终端之后可以进一步推广公司的移动应用,复制其在传统互联网上的用户、流量优势,进而获取收益。对于手机生产厂商来说,弥补手机低价格的途径是:互联网企业在合作的手机上预装应用软件及平台,要给手机厂商付费。

  智能手机对消费者来说未必就是“福”。首先,消费者要为互联网巨头和手机生产商支付几千亿元的费用和利润,只不过不是买手机时一次性的支付,而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为取得的服务支付费用,并不便宜。其次,智能手机将使“手机病”在更多的人口中传染、蔓延。许多中小学生、青年甚至中年人,患有“手机依赖症”,手机不离手,在各种场合,包括在公交、地铁车辆上,在骑车或马路步行时,甚至违反交通规则,在驾驶汽车时,都在打手机、发短信、玩游戏。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带来评说:智能手机,是福还是祸?

  沈骥如:继百度、盛大网络、奇虎360、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相继进军智能手机领域后,又一家互联网巨头网易也将加入了智能手机的竞争战场。网易以目前市场上性价比较高的小米手机、阿里云手机为目标,在推出更高配置的基础上,确定推出一款1000元以下的智能手机。网易推出的智能手机基本配置为4.3英寸屏幕、1.5G双核处理器。各互联网公司纷纷生产廉价的智能手机,它们怎么赚钱呢?

  给手机厂商的应用软件预装费用一般是2元/个,平均一部手机预装应用软件数约为30个,厂商可得60元。1亿部手机就是60亿元。手机厂商将告别仅靠卖手机来赚钱的时代,走移动互联网化的营销模式将成为趋势。看来,网络巨头和手机生产厂商联合推出智能手机是实现了“双赢”,是“福”。

  果真如此吗?瑞士银行发布了一份关于智能手机的研究报告,解读这份报告,使我们不得不给智能手机的前景,打一个大问号。第一,报告指出,随着处理器芯片以及其他主要部件价格的迅速下降,入门级智能手机的价格2012年底将跌至600-700元,2013年底将跌至400-500元。人们要问:手机价格下降得如此之快,生产厂商能否继续盈利?

,如此多的互联网巨头加入智能手机的竞争,使智能手机的销量猛增,迅速普及。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的销量为8000万部,比上年增长60%,预计2012年销量将达1.5亿部,比上年增长88%,此后,市场迅速接近饱和:2013年销量将达2.1亿部,增速降至40%,2014年销量可达2.5亿部,增速进一步降至20%。此后,恐怕就要负增长了。也就是说,在5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中,智能手机就要经历一个火山喷发般的扩张阶段和一个雪崩般的泡沫破裂阶段。显然是不稳定、不可持续的一种发展模式,意味着大量投入的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是国民财富的低效利用和浪费。智能手机泡沫破裂时,这些投资中的很大一部分就要成为无用资产被一笔勾销。

  国内业界透露,苹果、三星、摩托罗拉等外国企业已经抢占了我国的高端手机主流市场,留给国产手机的蛋糕不到一半,我国互联网巨头之间在智能手机战场上的拼杀,就是在争夺这个不到一半的中低端手机市场蛋糕。我国智能手机使用的操作软件,绝大部分是安卓和Windows,我国仍然不是手机生产强国。当智能手机泡沫破裂时,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和手机生产商将要亏损或破产。“双赢”就要变为“双输”,“福”就要变为“祸”了。

2012网博会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