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大米价格小幅上涨0.2%,维持自4月以来的上涨趋势,北京朝阳区大洋路综合市场最新数据显示,自5月11日辽宁青水大米每公斤上涨三毛钱以来,该种类大米已在每公斤4.3元的价位平稳运行两周,并有进一步上涨趋势。 虽然国家粮食库存
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大米价格小幅上涨0.2%,维持自4月以来的上涨趋势,北京朝阳区大洋路综合市场最新数据显示,自5月11日辽宁青水大米每公斤上涨三毛钱以来,该种类大米已在每公斤4.3元的价位平稳运行两周,并有进一步上涨趋势。
虽然国家粮食库存比较充裕,夏粮生产形势向好,但是粮食价格上涨的压力是否依然存在?南方大米价格普遍上涨,旱情没有得到缓解,是否会对5月CPI带来压力呢?中央党校经济学教授韩保江对此进行了解读。
韩保江表示,粮食上涨应该说从去年年初以来一直是很重要的物价上涨问题,一方面与整个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走高有关,特别是去年俄罗斯遭遇干旱,全部减少小麦出口以来,整个国际市场的粮价都处于涨势状态。
最近我国因为干旱的影响,出现大米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趋势,与新一轮国际粮价上涨大趋势相吻合。从国内粮价的上涨看,持续发展的旱情,特别是集中在农业比较发达的湖南、湖北地区,应该说很自然会影响到今年的稻米供给。这一轮涨价,由于干旱影响,粮食价格还在持续上涨。
针对南方大米的价格普遍上涨,是否会推升我国5月份的CPI这一问题。韩保江称,会有一些影响,但影响不是特别大,因为粮食是我国老百姓就餐食品结构当中一个主要部分,粮价上涨必然会带来CPI上涨。粮食在整个百姓结构支出中不占主要。粮价、米价上涨带来的粮食价格上涨,与蔬菜副产品价格下降,冲抵一部分之后,涨势有多高,要看市场上的流动性,因为物价上涨不仅是供不应求的表现,还是货币现象,如果市场流动性能够有效的控制,5月份的CPI就不一定或者非常明显的上涨。
“粮食圈子的人一见面,就说粮食和食品价格都在涨,大米还能扛多久?”5月24日,一位米业人士表示。实际上,商务部商务预报网的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以来,全国小包装大米的零售价格已上涨了7%左右。3月份以来,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降水偏少,降水量比往年整体减少三至四成,严重时减少七成以上。湖南和江西是早籼稻的主产区,产量占全国一半。
在干旱持续加剧的背景下,大米的上涨预期亦给5月CPI造成压力,有机构预测,5月CPI将维持高位。多地大米“跟风”涨价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5月16日—22日大米价格小幅上涨0.2%,维持自4月以来的上涨趋势。
同时,各地市场5月的最新数据均显示,南方稻米主产区的价格近期已开始上涨;江西省粮油批发市场价格显示,晚籼稻谷标三收购价为2580元/吨,比5月15日2560元/吨的收购价格上涨20元;四川南充地区国标一等中籼米,市场批发价格3.78元/公斤,市场零售价格4.03元/公斤,较上周上涨0.01元/公斤。
5月份以来,江苏省扬州市受当地米厂收购减缓、出货加快影响,原粮库存减少,大米价格稳中略有上涨。预计,后期扬州市场稻米价格平稳略有震荡。业内人士分析,尽管国家粮食库存比较充裕,夏粮生产形势向好,但是粮食价格上涨压力犹存。后市,粮食价格将进一步稳中有升。
旱情推高米价上涨预期
“大米涨价包含多重因素,除期货价格上涨外,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南方主产区的旱情,也在推动大米涨价。”金谷粮食网分析师白国光透露。白国光认为,“从目前来看,主要是旱情控制很困难,另外其他产品价格也在上涨,给农民心理层面造成的影响比较大。”
目前,大部分地区早稻已进入返青分蘖期。农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早稻生产已进入田间管理的关键阶段,但是部分地区旱情仍未缓解。湖北省早稻缺水受旱面积300多万亩,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以及广东雷州半岛等地,因前期干旱,江河湖泊蓄水不足,早稻生长可能面临缺水的威胁。
持续多日的长江中下游旱情也影响着早籼稻期货市场。5月24日,郑州商品交易所早籼稻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已经自5月5日的2099元/吨升至2557元/吨。不过,多数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国内供求关系稳定,早籼稻在整体稻谷中的比例较小,因此早籼稻的这波“天气市”可能很快就会过去。
蔬菜价格大幅反弹
近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严重干旱,当地蔬菜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分析人士指出,春夏连旱对农副产品供应势必产生较大影响,可能会推高5、6月份的CPI数据,未来通胀压力仍会较大。从湖北两湖绿谷蔬菜批发市场了解到,受湖北干旱天气影响,当地的蔬菜一直处于上涨态势,近日上涨得尤为明显,青椒的批发价上涨了30%,大白菜价格涨了60%,而包菜的价格则翻了一倍。
对此,银河证券分析师表示,长江中下游省份是全国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区,也是各类瓜果蔬菜的重要生产区,春夏连旱对农副产品供应势必产生较大影响,从而推高5、6月份的CPI数据。东方证券也指出,长江中下游地区近期持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干旱,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到夏粮和其他农产品的收成。因此,现在轻言通胀见顶回落还为时尚早。
据了解,目前湖北、江苏等地的农产品主要供应整个华南地区,而当前的旱情已经使当地菜价上涨。如果旱情无法缓解,南方城市有可能北上运菜,菜价上涨有可能会传导至更大面积。
北京水屯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一位负责人指出,在当地供应不济的情况下,菜贩们会寻找湖北之外的替代产区,山东、河南等北方农业大省是首选,而北京目前也是从山东等地进货,一旦南方地区北上运菜,北京的蔬菜价格也会上涨。
此前,受流通环节成本过高等因素影响,全国多省份部分蔬菜品种价格一度大幅下跌,出现滞销、卖菜难问题,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相继出台应对措施。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扶持蔬菜生产流通的价格政策,包括清费减负、降低经营成本、发展生产、扶持流通等。进入5月份以来,全国各地菜价已经出现恢复性上涨。
国家统计局24日公布了全国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叶类蔬菜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部分蔬菜价格上涨高达16.4%。7种主要蔬菜当中,大白菜、油菜和芹菜等叶类蔬菜的价格分别较上期上涨11.9%、16.4%和11.6%,已连续两周上涨,且涨幅较上期有明显扩大。
由于食品价格在CPI中仍占比最大,因此,在蔬菜等食品价格仍高企的情况下,未来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国泰君安预测,5月CPI同比涨幅为5.3%,其中食品同比增长11.2%,非食品同比增长2.8%。 梁 敏
水产品现涨价苗头
近期,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的水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商务部24日发布监测数据显示,淡水鱼平均批发价格连续3周环比上涨,涨幅分别为1.2%、1.5%和1.2%,鲢鱼、鲤鱼、鲫鱼价格上涨均比较明显。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仅是局部地区的水产品出现上涨,但如果长江中下游地区旱灾再持续一个月,可能会将下半年水产品价格推高20%。
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数据也显示,与5月1日相比,5月22日,鲤鱼、鲫鱼、草鱼价格分别上涨8.2%、6.3%和4.5%,目前价格均高于去年同期,同比涨幅分别为19.9%、11.7%和3.7%。
水产品价格上涨在部分地区表现得非常明显。北京石门水产市场23日监测数据显示,与4月中旬相比,5月20日的价格为鲤鱼15.2元/公斤、草鱼14元/公斤、鲫鱼15.5元/公斤、花鲢15元/公斤,分别上涨8.57%、3.70%、6.89%、7.14%。
南京水产市场也同样出现了明显涨价现象。南京惠民桥水产市场23日监测数据显示,目前鲫鱼价格11—12元/公斤,草鱼价格为13元/公斤,花鲢15元/公斤,较前一段时间价格上涨了1—3元。该市场有关人士分析认为,由于全国很多地区近期遭遇干旱,特别是淡水鱼的主产区江西、湖北也出现旱情,因此南京市场上的鲫鱼、草鱼、花鲢等产品价格纷纷上扬。
业内人士认为,部分地区淡水鱼价格上涨,与天气变热和运输成本上升有关。不过,今年旱灾对水产品价格的影响仍不容忽视。今年以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50年一遇旱灾,湖北、湖南两大水产养殖大省都受到影响。以湖北为例,今年3月以来湖北全省总雨量与历史同期相比减少50%以上,全省受灾养殖面积335万亩,损失成鱼12万吨,鱼种3.1万吨,少繁育苗种80亿尾。与湖北接壤的湖南也有超过六成地区严重干旱,处于汛期的洞庭湖甚至露出湖底。
中国水产养殖网分析,目前干旱对水产品的影响还无法精确判断,但是如果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灾再持续一个月的话,就可能推高下半年水产品价格,“估计会将价格推高20%左右。”若旱情持续,则将进一步冲击我国水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