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材的危机

http://www.0755hz.cn/ 小丽 2011-08-11 15:53 (732)

美债违约警报暂时解除以后,又有评级机构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在其影响之下,中国钢材及其原料价格走向如何?总体看来,今后钢材及其原料价格行情主要受到经济减速与美元贬值两大因素博弈制约,呈现先抑后扬,近弱远强格局,其中铁矿石供求基础明显好于

      美债违约警报暂时解除以后,又有评级机构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在其影响之下,中国钢材及其原料价格走向如何?总体看来,今后钢材及其原料价格行情主要受到经济减速与美元贬值两大因素博弈制约,呈现先抑后扬,近弱远强格局,其中铁矿石供求基础明显好于其它大宗商品。

    一、全球经济共同减速,拖累钢铁实体需求

    不久前美债违约问题所以瞩目,主要在于全球金融体系会因此遭遇重大冲击,甚至引发世界经济衰退。虽然目前美债违约风险暂时解除,世界各国金融机构松了一口气,但巨额公共债务问题并未消失,反而因为'借债天花板'提高而规模更加庞大。据有关资料,美国社会目前面临的总债务(包括政府机构、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以及居民债务等方面的债务额),大约为55万亿美元,相当于2010年美国全年GDP总额(14.5万亿美元)的近4倍(平均每位美国公民负债17.6万美元,每个美国家庭负债额达到66万美元),其中美国政府公共债务超过了14.5万亿美元。

    债务上限提高后,美国公共债务将进一步增加。有人测算过,未来10年美国政府的赤字预计高达10万亿美元,即使实现协议要求的2.5万亿美元减少赤字目标,每年的政府财政赤字也将达到7500亿美元,10年之后的2021年,美国将累计增加政府财政赤字7.5万亿美元,比现在的14.3万亿增长50%。

    庞大债务的持续增长,势必加重政府财政利息负担,导致其它方面支付能力被迫缩减。现在美国政府每年支出的债务利息就达到数千亿美元,占据美国年度财政支出的六分之一。不仅如此,美国虽然暂时避免了债务违约,但却不能摆脱丧失AAA主权评级的可能性。前不久,国际重要评级机构大公国际与标准普尔先后降低了美债的主权评级,并将其前景展望定为负面。美国债券主权评级的下降以及继续下降,无疑会增大其借贷成本,有分析认为,这次下调评级,可能会使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上升0.7个百分点,从而使得美国政府债券的融资成本增加1000亿美元左右。受其影响,美国政府有限资金使用更加捉襟见肘。

    按照美国两党协议,在提高债务上限同时,必须在未来消减大致相当规模财政赤字。而在政府收入(加税与经济提升)不能显著增加的前景下,任何消减赤字计划都意味着紧缩开支,这对于因为需求不足而乏力的经济复苏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据此认为:美国经济再次出现衰退的概率正在上升,且已达到五成左右。

    除了美国债务以外,欧元区债务问题将是另外一个抑制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雷区',甚至是更大的'雷区'。因为从理论上讲,美国可以不断印刷美元,不存在'违约'问题,但欧元区巨额负债国家却没有这个优势。尽管前不久对于希腊进行了救助(欧元区领导人在7月21日晚就希腊债务危机新一轮救助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同意通过欧洲金融稳定工具(EFSF),向希腊再提供1090亿欧元的贷款,并将贷款利率由现行的4.5%降低为3.5%,还款期限由现在的7年半延长到最少15年,最多30年。),但欧债危机也没有被止住,逐步向意大利(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及西班牙(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蔓延(两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走出新高,拉响债务危机'警报'),并有可能成为'新的雷曼兄弟',引发对于全球经济冲击,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因此发出警告:其影响范围甚至可能超越欧元区经济体。

    全球经济衰退魅影从公布的最近月份各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依稀可辨。陆续公布数据显示,美国7月ISM制造业PMI从6月份的55.3降至50.9,远低于预期水平54.9;欧元区7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为50.4;英国7月Markit/CIPS制造业PMI更是降至荣枯线下方的49.1。中国7月制造业PMI降至29个月低位50.7,距离衰退仅一步之遥(而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则已经跌破了50关口,达到了28个月低点49.3)。

    由此可见,虽然美国提高了债务上限,暂时避免了债务违约,但欧美国家债务庞大问题依然存在,住房和就业疲软问题依然存在。投资者与生产者信心不足、消费者'捂紧钱袋'以及政府被迫消减开支,几大效应叠加,将使得全球需求形势恶化,世界经济复苏也因此更为乏力,甚至出现最糟糕的情况,即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

    包括美国在内世界经济减速,势必导致全球金属、矿石等大宗商品实体经济需求的明显减弱。因此,近期以来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走低。其中石油价格跌破80美元/桶关口。如果世界经济再次衰退局面真的出现,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几乎所有大宗商品价格都会再次暴跌,甚至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

       国内钢材出口有所好转,更值得可喜的是,在钢材出口量增长的同时,出口的钢材价格也有所上涨,但在进入8月份后,作为中国钢材出口最大的目的国韩国近期就此问题与中国政府展开协商,韩方表示对中国钢材出口韩国增速过快引发韩国钢厂负担加重,双方正在商议解决方案,势必影响国内刚刚复苏的钢材出口量,对国内钢价走势产生不利影响。

    据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7月,中国出口钢材444万吨,金额48.48384亿美元;同时前7月累计出口2877万吨,同比增加2.3%;金额297.37854亿美元,同比增加31.1%。

    中国钢铁现货网 市场分析报告指出,尽管之前的钢材出口有所好转,但由于进口铁矿石价格的持续上涨,到目前为止,国内钢企实际盈利上未见明显好转;该报告最后认为,虽然出口价量齐涨并未转化为实际利润,但对国内钢价上涨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国内钢价在淡季能持续呈上涨态势钢材出口功不可没。

    但良好的出口形势将受阻,国内钢铁行业又将面临新的出口难题。8月8日中韩两国在第16次中韩钢铁协议会会议中展开磋商,由于中国钢材大量销往韩国引起当地担忧,为了减轻韩国钢厂负担,韩方拟商讨新的方案,或将取消销往韩国的钢材出口退税;这一消息无疑给国内钢市带来负面影响。

    据了解,国内出口韩国的钢材主要以热卷、线材、型材、中厚板等部分品种为主。一旦本次会议中方取消钢材出口退税,国内钢厂或许会选择减少出口量,但估计高端钢材的出口影响有限;国内钢市供应承压也是必然需要面对的事,但短期实际影响也相对有限,主体还是会体现在市场心态上。

    今年上半年,受下游汽车、机械制造、家电等行业景气度下滑影响,国内热卷等板材价格一路走低,市场成交明显弱于去年同期水平,直到7月份,受建材等长材价格高位持续上涨影响,同时热卷等板材低库存支撑,热卷价格在淡季有所回升,但与长材价差依然较大。

    于此同时,临近金九银十,传统的家电、汽车销售旺季即将来临,但受制于全球性的资金流动性紧缩影响,家电等下游行业资金面紧张局面短期难改,同时销售并未有明显放量,厂家全力开工动力不足,后市对热卷等需求增长相对缓慢,对热卷旺季上涨形成压力。

      在全球经济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下半年下游投资或将减量,如若此次中韩协商结果为中方取消对韩钢材出口退税,刚有起色的中国钢材出口在低端产品上也必然受阻,国内钢价未来走势难免阴影笼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0755hz.cn/hzzx/hykx/2011081113815.html ,本文标题:《中国钢材的危机》

更多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