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一年前,马来西亚新山的 陈再藩 先生打电话给我,说第十六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主办单位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要他策划年会开幕式的文艺演出。之后,再藩兄时常会打电话,交流他的设想和创意。我记得他讲到,每次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参与人数三二千,花
大约一年前,马来西亚新山的陈再藩先生打电话给我,说第十六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主办单位——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要他策划年会开幕式的文艺演出。之后,再藩兄时常会打电话,交流他的设想和创意。我记得他讲到,每次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参与人数三二千,花费数以千万。如果只是大家热闹一番,作用不大。应该从文化内涵上有所提高,才能使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得到新的提升。他认为,“国际潮联”,不应该只是一个名词,同时应该是一个动词,即把全世界的潮州人都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因此他建议本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的主题为:国际潮联,全球潮起。并根据这个主题,策划开幕式的大汇演。因此,我一直期待着能够现场观看这场大汇演。
2011年11月1日,第十六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在马来西亚云顶高原召开。我作为潮州市代表团的成员,也参加了这场活动。上午,大会举行开幕式。例行的讲演结束后,大汇演开始上演。 舞台上灯光暗淡下来,天幕上出现天色将明景色,在一处潮州民居外,一位长者拉着二胡,开始只知是潮调,细听才知道是将潮州童谣:“天上飞雁鹅,阿弟有亩阿兄无。阿弟生仔叫大伯,大伯听着无奈何,收拾包裹过暹罗……”改编而成的潮州诗弦。悠扬的二胡,如泣如诉,催人泪下。接着,舞台各个角落,涌出一群衣衫褴褛的男女,一步一回头,登上红头船。红头船在大海中搏击风浪,奋力前进,不时有电闪雷鸣,狂风暴雨。经过一番艰难的历程,终于抵达一片陆地。舞台转换出新的景象,潮州人在居留地辛勤地开荒、种植、开矿,从事着挑夫、苦力等工作,做着小商贩,开店开市,慢慢地在当地扎下根来。接着出现的是写侨批和寄批,以及家乡等待番批的父母及妻小。之后舞台上连续上演几组镜头:闲时拉弦 、婆孙唱歌谣、过节红桃、奴仔出花园、正月营老爷、中秋拜月娘、捐款立学校等,表现海外潮州人在居留地传承文化,开花结果。整个演出,一环扣一环,扣人心弦,非常很成功。
演出期间,我想拍几张相片,有几次移动位置,因此也听到了不少现场观众的赞许声。当舞台上演出潮州人漂洋过海时,我身边的泰国朋友说,当年他们就是这样过番的。
伴随着一个男子低沉缓慢的声音:“一眨眼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祝愿家中大小新正如意,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当年由于家境贫困,无可奈何离乡背井来到南洋谋生计,离开家乡多年,未能回家团聚,心感愧疚。你在家中要负起照顾一家大小起居生活和孝顺公婆的重任,我在实叻只要勤俭刻苦,三餐是不成问题,勿念。每逢佳节倍思亲,特别是夜深人静时,更加添增思乡情怀。我将更努力地工作,待工作跟事业稳定后自当安排你们过来共叙天伦。随批叻币三十元,供拜祭祖先和填购物品之用。”那是一个在实叻的男人写给在唐山妻子的批信。
与此同时,天幕上一个字一个字缓慢写出。我注意到身边的马来西亚朋友,已经热泪盈眶。有的观众说,马来西亚的这场演出真有水平,反映出我们潮州人过番的真实历史。演出期间,不时迸发出热烈的掌声。
演出的高潮是描述潮州人经过艰苦奋斗,终于苦尽甘来,在所在地生根开花,并和祖籍地开展文化交流。大银幕上随意重叠映出世界各地潮州会馆乡亲的照片。接着天幕上,地球在不断地转动着,舞台上焰火升起,人们载歌载舞,朝着光明的未来,继续奋进,点出大会主题:国际潮联,全球潮起。一位女声歌唱家以优美的歌声唱着:“南方之路,望天无涯渡海处。南方之路,红颜白发别离赋。南方之路,血泪孤身南洋雾。南方之路,春风化雨百年树。众星拱北斗,南离敷华教。一路走来真历史,一路走去真辉煌。”
观看演出期间,有一阵子,很凑巧再藩兄就坐在我身边。我注意到,这位马华才子不时拿出手绢,擦着眼睛。也许是看到自己为之努力的成果而激动,或许是因为台上的情景又触动这位番客的回忆,或者两者兼有之。他告诉我,整个节目都是马来西亚本地的演员演出的。最后的这首歌《一路起来》,词就是他写的,曲子则是马来西亚著名华人作曲家陈徵崇老师。再藩兄说,很可惜,徵崇老师在2008年去世了,看不到今天的演出。
从1999年参加在泰国的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以来,我参加过好几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回味着这场大汇演,我觉得这应该是我看过的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文艺演出中最好的一次。因为它再现了潮州人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胼手胝脚,栉风淋雨,哪里能生存,就在那里生根开花的历史;因为它号召全球的潮州人,联合起来,掀起共同发展新高潮,传承潮州文化,再创海内外潮州人的新辉煌。
回味着这场演出,更令我觉得,现在马来西亚的潮州人及其后裔,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潮州人一样,已从一个以地域和社区为本位的族群,转变成为由共同心理和文化维系的族群。他们虽然大多数已经加入所在国的国籍,成为外籍华人,但他们还努力保持着潮州文化,努力保持潮州人族群身份的认同。虽然他们操着各种口音的潮州话,或者根本不会讲潮州话,但彼此认同的潮州文化是维系这些潮州人的最主要的桥梁和纽带。
大海之中,潮来潮往。国际潮联,全球潮起。来自世界各地大约三千名潮州人,如潮水般涌向马来西亚,聚焦在云顶高原,又向潮水般奔向世界各地,生根开花。一路走来,他们带来的是他们各自的奋斗史;一路走去,他们将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