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会展中心变成大运比赛场馆? 许多市民提起深圳会展中心,第一印象就是高交会的代名词,它还是文博会、汽车展、珠宝展等各类大型会议展览活动的所在地。在即将到来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深圳会展中心将华丽转身,摇身一变成为福田赛区的主赛场,

深圳会展中心变成大运比赛场馆?
许多市民提起深圳会展中心,第一印象就是高交会的代名词,它还是文博会、汽车展、珠宝展等各类大型会议展览活动的所在地。在即将到来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深圳会展中心将华丽转身,摇身一变成为福田赛区的主赛场,成为大运会赛场的一大支柱。
这里,不仅将见证54枚金牌的诞生,还将作为大运会临时专用交通场站,停放1000辆赛事用车,供比赛调度使用。未来,在这座深圳市民最熟悉的场馆里,将在极短的时间里,上演魔术般的大变身。
场馆的改造工程最早将在5月底开始进行,6月份完成比赛场馆的全部改造。7月初,大运执行局将在梅花厅举行国际象棋的测试赛,全面接受实战检验。其后,五楼的比赛场馆即全部封闭,专门用于服务大运会。火热8月,会展中心赛场将刮起一道强劲的体育飓风,为市民带来全新的感官和视觉体验!
会展中心梅花厅。
1-4号馆 超大停车场
会展中心1-4号馆每年都是高交会的主场馆。你能想象,这里将变成可容纳1000辆的停车场吗?大运会将动用2000多辆接待用车。其中,会展中心的1-4号馆将作为临时专用交通场站,停放500辆大巴及500辆小车,随时供调度使用。场馆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仅在1号馆就有14个宽6米的大门,大型车辆可直接驶入,大厅内采用了先进的空气循环系统,随时保持和外界空气的对流。
6-8号馆 跆拳道和柔道馆
一动一静,动静相宜,是大运会会展中心赛场的两大特色。根据赛程安排,大运期间将有跆拳道、柔道、击剑和国际象棋四个比赛项目在会展中心赛场举行。其中会展中心6号馆和7号馆将变身为跆拳道和柔道两个垫上项目的训练馆和热身馆,8号馆为跆拳道和柔道的正式比赛场馆。
跆拳道和柔道是亚洲选手的强项,大运会的这两项激烈的竞技比赛将产生39枚金牌,必将成为观众的焦点。由于跆拳道和柔道运动员均需要通过赛前高强度、高水平的训练和热身来寻找状态,因此6号馆和7号馆作为训练馆和热身馆,将承担起让运动员提前进入实战状态的重任,是使用率较高的场馆,实属不可或缺。仅柔道一项,就涵盖了从男子60公斤级以下到100公斤级以上、女子48公斤级以下到78公斤级以上的各个层面,根据性别、重量级的不同,赛事安排地十分紧凑。
9号馆 击剑馆
占地达15000平方米的9号馆,将被改建成击剑比赛馆,诞生12枚金牌。击剑馆分为训练热身区和比赛区,所铺设的剑道多达二十几条。为确保运动员在击剑比赛时不受外界灯光干扰,场馆四周墙壁还要重新“包”上一层不透光的膜,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处于无影状态。
梅花厅、茶花厅和菊花厅 国际象棋厅
位于会展中心五楼的梅花厅、茶花厅和菊花厅承接了本届大运会国际象棋比赛项目。大运会国际象棋比赛,要求比赛大厅要有足够大的空间,至少能够容纳来自五大洲的200位棋手同场对弈;要明亮,比赛灯光既要保证足够的亮度,又要柔和不刺眼;要安静,为此赛场不设观众席,杜绝一切杂音,以免影响选手比赛时的正常发挥。
“一体两用”节俭办大运
会展中心比赛场馆是利用现有场地临时搭建而成,不需要进行建筑本体施工,由此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同时,场馆的改造搭建都采用环保的、可循环利用材料,在大运会后部分比赛设施还可以转移到其他体育场馆再利用,这些举措都充分体现了“节俭办大运”的宗旨。
在大运会场地的分配过程中,会展中心与市领导、大运执行局三方的意见不谋而合,室内比赛放到具有承办条件的会展中心举行,这样一来不仅节约了场馆的建设成本,又解决了体育场馆的后续运营问题,真是一举两得。工程建设中,我们严格遵守节俭廉洁高效的原则,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大运当中。
更神奇的是,会展中心对于时间的计算将精确到小时为单位。因为就在5月,它还将举办第7届文博会,极短的时间对于会展中心的精心组织、高效运作都是一个考验。但
交通解读
“最近最方便”的赛场
会展中心坐落在深圳的中轴线上,具有优越的区位因素:北望市民中心及大运执行局;南邻滨河快速,可在十分钟内到达福田、皇岗口岸。会展中心地铁站为地铁1、4号线接驳站,可迅速到达华强北商业圈、世界之窗、火车站、港口、机场等地。有近30条公交线路经达会展中心。因此会展中心堪称交通最方便、距离市民最近的赛场,市民无需在路途上花费太多时间,甚至可以通过步行前来可观看比赛。针对在高峰时段,会展中心周围道路人流和车流的拥堵的可能性,也将通过一系列改造使场馆通道实现循环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