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公安分局有关部门将几种常见的招工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通过本报向广大市民和来深务工人员进行剖析,借此提高广大求职者的警惕性,让黑中介、黑公司没有立足、生存的空间。 临时办公场所招聘诈骗: 打着虚假单位的幌子,在繁华地段租赁临时办公地点进行招
罗湖公安分局有关部门将几种常见的招工诈骗手段及防范措施通过本报向广大市民和来深务工人员进行剖析,借此提高广大求职者的警惕性,让“黑中介”、“黑公司”没有立足、生存的空间。
临时办公场所招聘诈骗:
打着虚假单位的幌子,在繁华地段租赁临时“办公地点”进行“招聘”。招聘时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要求求职者交纳报名费或面试费,然后进行简单的信息登记,走走过场后让求职者回去“等通知”,之后卷钱走人。
警方支招:求职者应到正规的人才市场选择有工商营业执照的正规劳务中介单位,在应聘过程中应留意招聘地点是否固定或正规。
与皮包公司合伙诈骗:
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应聘者缴费后不久就被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上岗后没几天就被莫名辞退。
警方支招:在求职时必须提高警惕,在面试之前要认真了解招聘单位的相关情况,不要轻信花言巧语。
刊登虚假招聘广告电话诈骗:
在报纸等媒体刊登招工信息,或在路边张贴招工广告等方式,通过电话与受害人联系后取得其信任,继而以交体检费、培训费、住房押金为名要求其汇款,钱一到账立即“人间蒸发”。
警方支招:正规的面试和缴费等都需当面进行且需开具发票或收据,不要被那些诱人的待遇和薪水所迷惑,更不要贸然向招工者所提供的账号汇钱。
招聘“男女公关”连环诈骗:
先是在报刊和网络上以及印制街头张贴的小广告等形式,打着“某酒店”“某俱乐部”等虚拟娱乐场所的名义,发布“招收男女贵宾接待、司机”的信息。等应聘人打来咨询电话时,诈骗团伙成员会告诉应聘人是去做“男女公关”,并描绘一通日赚斗金的“美好前景”。等对方心动了,这伙人就会要求应聘者先交百元到千元不等的“报名费”。收钱后,“工作人员”会把应聘者按约定时间带到某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包房内“面试”,面试时,对方就会挑三拣四,说对方穿着不行、身材不好等等。于是骗子又带应聘者离开包房,告诉应聘者需要“包装一下”,借此要求应聘者再掏“服装费”,进行第二轮诈骗。
警方支招:路边张贴的招工广告,特别是有丰厚待遇的“灰色”工作,请不要相信。
群发手机短信诈骗:
“某酒店因业务发展需要,诚招业务员,年龄18~40岁,月薪8000元;某服装公司招聘女工,月工资3500元……”骗子一般以优厚的工资待遇为诱饵,抓住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通过手机群发招工信息的形式,等待受骗者上钩。如果求职者打电话过去咨询,往往被要求交报名费、押金等。这些人在骗取钱财时,根据报名者的急切程度来决定报名费和押金的数额,2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不等,每次得手后便把手机号和银行账号一同注销。
警方支招:正规的单位发布招聘信息不会用手机短信的形式,手机接收到的招工短信多为诈骗信息,市民切莫理会。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辖区民警联系,紧急情况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