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瓷材料以MLCC用电瓷材料纳米钛酸钡及配方粉为主要产品。2011年底,公司实现产能约1700吨,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实现量产的供应商,国内市场占有率约75%。公司股权相对分散,前5大股东持股占发行前股本的约89%,大股东盈泰石油占比25.84%。核心管理层均有较强
国瓷材料以MLCC用电瓷材料纳米钛酸钡及配方粉为主要产品。2011年底,公司实现产能约1700吨,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实现量产的供应商,国内市场占有率约75%。公司股权相对分散,前5大股东持股占发行前股本的约89%,大股东盈泰石油占比25.84%。核心管理层均有较强的技术、生产和销售背景,专业与管理经验丰富。
新兴行业:需求放量与产业升级共同缔造市场空间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在电子电器领域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钛酸钡材料是MLCC的核心组分。随着电子行业本身的高速增长和产品的不断升级(一方面,国内电子行业本身预计将以两位数的速度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更新与更高端电子产品对MLCC的需求更大,如iphone手机需要约800只MLCC,是普通手机的2倍),MLCC产品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目前,全球MLCC用陶瓷市场容量在10亿美元左右,且每年以6-7%的速度增长。
另一方面,随着MLCC向小型化、大容量与无铅化不断发展,对电瓷材料的纯度、粒径分布与成球度等参数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推动纳米钛酸钡及其制品行业的技术水平与产品附加值不断迈上新台阶。
同时,市场容量同样在10亿美元左右的微波材料有望成为纳米钛酸钡系列产品的新下游领域,目前公司已有少量销售。
高筑壁垒:技术与认证门槛奠定竞争长期竞争优势公司是全世界第二家掌握纳米钛酸钡的高压水热合成技工艺企业(目前全球仅日本堺化学和公司两家掌握)。水热法合成的纳米钛酸钡产品具有晶体发育完整、粒度均匀且可控、成本低、杂质少等优势,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高端纳米钛酸钡生产工艺。
由于工艺对温度、压力等参数要求苛刻,产业化门槛很高,即使在纳米钛酸钡行业最发达的日本也仅有堺化学一家掌握,我们认为至少在未来2-3年内其他企业独立工业化的可能性较小。
另一方面,粉体材料对于MLCC产品的品质和一致性有着显着影响,MLCC企业对于原料供应的认证非常严格。同时,除非在品质或价格上有显着差别,下游企业不会轻易改变供应商。因此,粉体企业新开拓一家客户往往需要2-3年时间,行业的认证门槛很高
基于技术与认证的双重高门槛,公司在纳米钛酸钡及下游配方粉领域的优势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高速增长:产能投放,走向国际,步入发展快车道公司以“5年扩产到6000吨”为经营目标,近几年将步入产能投放高峰期。募投的1500吨产能预计2013年开始投放,再考虑技改增加,预计2013年产能较之今年即可实现倍增。
国际化将成为公司产能消化的重要途径。目前,国际MLCC用纳米钛酸钡及其配方粉市场基本仍被日本企业所把持,公司虽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5%,但目前全球市占率仅3%左右,而75%以上的份额归日本企业,从市场规模上估算,国内市场仅仅是国外市场的3%,替代前景非常广阔。公司产品在品质和产品线完善程度上已经不输于日本竞争对手,而价格仅仅是对手的50%左右(毛利率仍能保持在50%左右),竞争优势明显。目前公司的产品正在多家国际大客户进行认证,一旦通过,市场可望快速扩大。2011年,三星取代风华高科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走向国际化的战略初见成效,值得拭目以待。
预计2011-13年每股0.70、1.07和1.59元,合理价位19.3-23.5元随着公司产能的不断投放,近3-5年将成为业绩的快速成长期,预计公司2011-1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0、1.07和1.59元,按2012年每股18-22倍计算,建议申购价位19.3-23.5元。